2012年8月,杭州快智科技有限公司在杭州推出“快的打车”;稍迟一点的9月,小桔科技在北京推出了“嘀嘀打车”(后改为“滴滴打车”)。此时,打车软件还是新鲜事物,仅有极少数人在使用。但这种情形随着阿里和腾讯的加入而改变。
2013年4月,快的获得阿里巴巴、经纬创投1000万美金a轮融资,同时,也是4月,腾讯注资滴滴1500万美金,上线仅仅半年多的滴滴打车迎来了b轮融资。
到2013年6月,快的打车开通全国30个城市,并与去哪儿、高德地图、百度地图、支付宝形成战略合作伙伴,为其打车功能提供服务支持;快的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可以通过支付宝在线支付全部打车费用的打车app。与此同时,滴滴打车也全国布点。此时双方已经初具规模,从用户数量到影响力来说,都已经无第三者可敌。
2013年9月,微信5.0改版,滴滴接入微信与手q,打车服务用户群体与移动支付用户天然重合,腾讯开始将滴滴接入微信支付。支付功能的建立正是双方砸红包抢夺用户大战的开端,微信支付接入之后,这场打车大战的大幕拉开了。
2014年1月份,随着腾讯1亿美金融资到位,滴滴打车开始发放红包,而快的在阿里的支持下也紧随其后。双方红包大战一度达到癫狂状态。而这场“支付+红包大战”一直打到2014年5月份才告一段落,双方烧掉近20亿元,烧钱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补贴来获取打车消费需求,为垄断市场做铺垫。当大战结束时,据双方公开数据,在整个补贴活动中,滴滴打车补贴规模超14亿,快的打车也补贴近10亿。
“滴滴”和“快的”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补贴了打车者超过20亿元。这20亿元到底购买了什么呢?互联网经济在一个又一个领域推到了人类组织结构的“金字塔”,从而大幅度降低了人工、管理成本。但是商品的价格具有极大的滞后性。出租车需要上交份子钱、管理费,连那块薄薄的铁皮上也被附加上很大的成本。但面对乘客时,乘客的消费价格不会减少,超额的利润到底去了哪?“滴滴”和“快的”的补助又去了哪?
“滴滴”和“快的”一方面通过大量的补助来购买“顾客的需求”,以期垄断市场的需求端,另一方面,让利给司机,把推到金字塔的利润部分直接让利给司机,以期垄断市场的供给端。生意做的不可以说不大,但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了——他们购买了“顾客的需求”,“需求”成为了一种商品!
任何需求的本身都蕴含着人类的劳动,需求的本身便蕴含了价值。当需求变成了交易的标的以后,其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种商品!
商品被购买以后,使用者必须花费劳动去消耗商品,这种劳动的本身也可以成为商品的一部分,或一种新的商品!
军用智能交互领域专家许召辉在其新书《未来》中,详细讨论了科技革命引起的人类社会变革,其提出在未来社会的新商业模式下,人类消费的本身将会成为一种商品。
这样的道理十分浅显易懂,一直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只不过经常被忽略了而已,我们购买一双球鞋以后,如果把这双球鞋穿坏,所需要的劳动量也很大,只是在供不应求或供求平衡的时候,这样的劳动被隐含了。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个体消费所产生的价值,也十分的有限,很难找到买家可以与之匹配,但在不远的将来,伴随着科学技术前所未有的进步,大量的需求可以被集中起来的时候,这必然将成为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这样的商品就包括网络的点击率、微信的点赞、淘宝的刷单、搜索引擎的流量等等。
在互联网经济中,“滴滴、快的”们不自觉的发现了这一价值,并且把大众的这些需求收拢起来,直接用现金的方式表现出来。滴滴ceo程维后来向媒体提供了两个数据,在滴滴打车补贴最高的时候,滴滴打车订单量峰值曾达到530万单,而停止补贴后,现在平均每天的订单量回落到300万单左右。快的也声称,在补贴期间日单数甚至超过了600万单,补贴结束后订单数下降了6成。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证明了需求的本身确实具备价值,也可以成为商品的一种。
在许召辉新书《未来》中,其预言:人工智能+万物互联将带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人类社会在这场技术革命之后,全球对人类劳动的需求将大幅度减少,但是,人类劳动作为商品的属性不会因此而改变,因此,消费的本身将会成为一种新的商品。